優(yōu)美的曲線,完美的身形比例,曾經是許多人夢寐以求的事情。不少人追求健康的體魄,而減肥也理所當然地成為當下熱門的話題之一。
從身邊越來越多的健身房就能看出,當今社會有眾多的人開始加入到減肥的大軍當中。如果將"減肥=健康"這一"理論"沿用到汽車當中又產生怎樣的化學反應呢?
不知道朋們有沒有發(fā)現,大部分的高端豪華品牌,都開始走起輕量化的路線。在宣傳標語中,我們也能經常看到"采用了新一代XXX平臺/XXX技術;在提升性能的同時,整車減重10%"等等一類的標語。如此操作的"后果",就是讓車輛的整體重量下降,提高燃油經濟性。
總所周知,汽車的重量與油耗有著直接的聯系,就好比一輛家用車,在自己一個駕駛和帶著家人外出郊游時的耗油量是截然不同的,因為行車電腦會根據油門深度與速度是否符合所設定的數據,從而調整發(fā)動機的噴油量,所以車輛減重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夠降低油耗。
這一理論并非嘴上說說而已,有試驗證明,車輛每減重10%,油耗即可下降5%左右(當然也會受到客觀因素制約的)。也就是說車輛每減重100kg,百公里油耗即可降低0.2L左右。同時,車輛每減重100kg,二氧化碳排放可減少約4g/公里。
其次,車輛的重量降低,發(fā)動機的負荷低,就等于間接提升汽車的性能(動力與操控等)。車輛減重實現了輕量化就好比賽車般,更輕的車身讓車輛更具操控性。車輛每減重10%,加速可提升8%,所以汽車減重之后體現最為明顯的,就是車輛跑起來感覺更加輕快,加速時間也會縮短。同時,更輕的車身也會讓車輛的反應更加靈敏,從而提升車輛的操控性能。
最后,輕量化車身對安全性而言,會有提升。汽車廠商的工程師們,在車身結構方面,通過采用多種高強度的鋼材復合而成,在主要受力點、防撞梁等地方使用強度更大的材質,使車輛更加輕量化的同時又提升了車輛的安全性。而且車輛越輕,剎車時的距離也會相對縮短,畢竟過重的車身在剎車時會有慣性轉移,而輕量化的車身在慣性方面則會相對小一些。
總結
不難發(fā)現,汽車輕量化是國際化的發(fā)展趨勢,其帶來的好處也對消費者有益處,只是在造車成本方面,相對而言會有所提高。但是對用戶來說,最大的好處就是降低油耗,用車成本能夠大大降低,而且還能在安全性方面有所提升,這也是消費者迫切需求的,不知道團友們又會怎么看待汽車輕量化的趨勢呢?